陈忠实身份为作家,是一位脑力劳动者。不过,陈忠实本为农家子弟,从小就系于稼穑。他躬耕田野,计有30余年,从肤色到皱纹,从肌肉到骨骼,显然都留下了体力劳动之痕。
天下的体力劳动多种多样,而陈忠实则以打粮食为务,主要从事生产劳动。
所谓在田野躬耕30余年,是基于陈忠实的经历。
1950年,他8岁,始读小学;1955年,13岁,始读初中;1960年,18岁,始读高中;至1962年,20岁,高中毕业,在校生涯遂结束。夏收和秋收的时候,农村学校通常会放假,以便于学生参加集体劳动,或跟着家长参加劳动。依此惯例,陈忠实也是要参加生产劳动的。
后来他娶妻生子,因妻子的户籍在农村,3个子女的户籍也都在农村。妻子主内,子女尚小,陈忠实种地便责无旁贷。
直到1982年,陈忠实被调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,根据政策,家属的户籍可以由农村迁往城镇,其妻及子女的户籍才由蒋西村转到了西安市。不过他当时非常忙,将此事办妥已经到了1983年。至此,陈忠实不再躬耕于田野了,因为农村既没有他的地,也没有他家属的地了。
无论他是否喜欢体力劳动,他必须在地里干活、流汗。
小麦过冬,应该施肥。牛圈和茅坑的肥很壮,陈忠实用锨铲起,装满筐子,放到独轮车上,推至灞河滩的地里,再用锨扬开,以覆盖小麦。天寒路硬,哈气成霜。他一车又一车地推,累得汗流浃背。
小麦熟了,怕刮狂风、下白雨而受损,遂要迅速收割。陈忠实挥舞镰刀,刈倒小麦,再挽绳捆之,装上独轮车,拉到场里。他戴着草帽,仰脖喝水,然而红太阳、大太阳,强光直射,烤得他脸上发热、胳膊发烫。
小麦脱粒,要用碾子滚压。陈忠实便自己推碾子,或结伴推碾子,因为碾子太重,一个人推着确乎吃力。起风了,他赶紧用木锨扬麦子,以去其壳。小麦晒干了,他再收到板柜里。
小麦从收割到进屋,环环相扣,两三天内完不成,甚至五六天也完成不了。陈忠实晚上睡在场里看小麦,星月之下,与农民兄弟敞胸尽言。谁也想不到,这些场里的故事,会积于陈忠实的内心,化为他的小说。
地里没有小麦了,就要立即种玉米。陈忠实先挖几个碗口大的坑,再把玉米种子撒进去,接着填平,又一个一个踩实。苗破土了,绿叶如矛,争光争露。玉米苗生得不齐,遂要拔除弱的、歪的,给壮的留下空间,使壮的得到营养。几个月过去了,玉米黄了。陈忠实遂抡镢头从根部挖断玉米秆,掰下玉米棒,放到筐里,用独轮车运到院子。摘玉米棒不累,妻及子女也会搭把手。
还要剥玉米。晚上,灯光下,陈忠实用锥子在玉米棒上划三道,再交给子女,让他们剥。怕孩子们瞌睡,陈忠实便给他们讲卖火柴的小女孩,讲皇帝的新装……用关中方言讲出来的故事颇为有趣,也有助于剥玉米。
挖断了玉米秆,趁墒合适,陈忠实遂提锨翻地,准备种新的小麦。他挽起袖子和裤腿,鼓劲踏锨,使之深扎黄壤,尽量翻上生土,翻下熟土。翻毕地,他便以镢头碎土,等地平整、均匀,就播小麦。翻土三遍,以保证小麦萌芽长叶,乃至越冬,抽穗,丰登在望。
陈忠实早就接受过劳动教育,且终生受其影响。在他10岁左右,他家有10余亩地,其中一半是坡地。坡地贫瘠,长出的小麦穗又短又细,如苍蝇头,往往会从镰刀下失落。这得用铁耙子搂,否则小麦穗就丢了。父亲在前面收割,陈忠实跟在父亲后面搂。固然是拢了一些小麦穗,不过日照若炙,五体无不又累又痛。坡地似乎很广,怎么也搂不完,陈忠实熬煎得欲哭。晚上吃饭,有母亲刚蒸的白面馍。他拿起白面馍,咬了一口。父亲问:“白面馍香不?”他说:“香。”父亲又问:“爱吃不爱吃?”他说:“爱吃。”父亲遂说:“明年搂小麦穗,再甭噘嘴吊脸的了。干活苦,你招架不住那阵,想一想吃白面馍,就会有劲儿了。”
父亲的劳动教育,显然使陈忠实懂得了一个道理:劳动在先,享受在后。陈忠实也知道了,只要幸福可以盼望,艰辛也不算什么。
生产劳动不仅馈赠了陈忠实以粮食,也馈赠了他关于农业、农村和农民的知识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,特别有益于陈忠实的思考和写作。
躬耕田野,也培养了他对土地的感情。大约是2007年,有一天晚上,我和他聊天,怀恋起故乡的黄壤。我说:“陈老师,有时候我真想把光脚塞进翻过的土里,让心凉一凉。”他蓦地睁大了眼睛,直视着我说:“把光脚放在干净的土里,心立即就会平静下来。”聊到此处,他沉默了,我也跟着沉默了。
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未能请教陈忠实:当他在灞河滩收割小麦的时候,是否在内心的广袤之中埋下文学的种子,以笔耕耘,期待它如滚滚麦浪,闪过金色的光芒,叩问文学的高天厚土。